-
首届阜阳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阜成功举行
2021年,首届阜阳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阜阳市举行,安徽省政协副主席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大会开幕。作为阜阳市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,大会通过项目签约、产业论坛等活动,集中展示发展机遇,促进合作共赢,为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 (一)招商引资成果丰硕,产业项目加速集聚。本次大会聚焦实体经济,一批符合阜阳市产业发展方向的项目成功签约。签约项目涵盖产业类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及产学研合作等多个领域,其中产业类项目占比超过九成,投资规模较大,重点投向新能源、新材料、绿色食品、生命健康、电子信息及光电显示等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。这些项目的落地,将进一步优化阜阳市产业结构,推动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,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奠定坚实基础。 (二)产业论坛搭建平台,智力赋能发展方向。大会期间,新能源(阜阳)高峰论坛成功举办,同时围绕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、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、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、电子信息及光电显示产业创新发展等主题开展专题论坛。活动邀请了院士、知名专家学者以及头部企业负责人参会,与会嘉宾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阜阳市产业基础,深入探讨技术创新、市场拓展、产业协同等关键问题,为阜阳市相关产业发展把脉定向、建言献策,有效促进了产业信息交流与合作意向对接。 (三)优化营商环境,筑牢发展坚实基础。阜阳市作为皖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区域中心城市,近年来不断加大营商环境优化力度,通过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、完善要素保障机制、落实惠企政策等措施,持续提升服务效能,为企业投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。此次投资贸易洽谈会的举办,既是对阜阳市招商引资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,也是对当地营商环境的有力检验。通过搭建高水平合作平台,阜阳市进一步吸引了优质资源要素集聚,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2025-07-01
-
阜阳界首:节能环保产业激活绿色发展新引擎
近年来,阜阳界首市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,将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,通过强化招商引资、优化产业布局、完善政策支持,推动节能环保产业规模持续壮大、质量不断提升,成为区域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增长极。 (一)政策引导筑根基,产业集群初成形。2021年,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公布全省工业领域节能环保“五个一百”推介目录,界首市多家企业、多项技术及产品成功入选,涵盖优质生产企业、先进技术、新产品新装备和重点改造项目等多个领域,展现出该市在节能环保产业领域的综合实力。为推动产业发展,界首市出台系列扶持政策,从资金支持、用地保障、人才引进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,同时通过搭建产业园区、完善基础设施,吸引节能环保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,逐步形成集研发、生产、应用于一体的产业集群,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 (二)创新驱动强内核,技术产品提能级。界首市注重科技创新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,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,与高校、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,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。依托省级以上创新平台,企业在资源循环利用、节能装备制造、环保材料研发等领域取得多项突破,研发的先进技术和新产品不仅满足市场需求,还广泛应用于工业、建筑、交通等多个领域,有效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质量。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,界首市节能环保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,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。 (三)绿色转型见成效,持续发展谱新篇。“十三五”以来,界首市绿色发展成效显著,先后建成多家国家级绿色工厂、1个国家级绿色园区,培育多个国家级绿色产品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,绿色制造体系逐步完善。在产业发展过程中,界首市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,通过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,减少污染物排放,改善生态环境质量,实现了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。下一步,界首市将继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,持续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建设,加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,完善产业生态,推动产业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方向发展,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高水平保护,让绿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明底色。
2025-06-30
-
阜南县经信局帮扶企业优化营商推动发展
在2023年期间,阜南县经济和信息化局紧紧围绕招商引资核心任务,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工作,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和社会资本合作,为本地企业提供多层次帮扶,激发市场活力,助力阜阳市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。局内协同县政府及多方主体,拓展投资渠道,强化服务支撑,确保民营经济稳步提升。 (一)设立专项资金并引入社会资本协同管理 阜南县经济和信息化局联合阜南县人民政府,制定并实施产业引导基金计划,总规模定为5亿元,其中政府出资部分1亿元,社会资本募集部分4亿元。基金主体方向聚焦招商引资目标企业及本地优质项目实施帮扶,如重点支持食品加工类企业。为提升专业管理效能,该局引进信文资本资产管理公司负责基金运营,确保资金高效流转和应用透明度。例如,鹿信基金成功成立并投放援助资金,解决企业周转难题,典型案例包括扶持安徽盛雪食品有限公司突破资金瓶颈,稳定生产运营。基金运作过程严格遵守国家金融监管政策,强调风险控制,结合安徽省产业升级导向,优先投向创新型制造业和服务业,带动就业提升和经济链条延伸。阜南县经济信息化局还建立后续评估机制,通过定期会议和公开报告,动态优化基金分配策略,保障政策落地精准高效。 (二)开展要素对接活动解决企业发展障碍 阜南县经济和信息化局组织系列要素对接平台活动,覆盖资金、土地、人才等关键资源领域。活动内容包括企业与金融机构面对面洽谈,解决融资需求;组织用工招聘会,促进人员与岗位匹配;协调土地资源划拨,保障生产空间扩张。具体实施中,该局联动阜阳市相关部门,简化企业用地审批流程,提供一站式服务,如完成不动产抵押登记相关手续,方便企业快速融通资本。对接会频次合理安排,避免过度集中,确保每场针对性解决共性难题。例如,活动中解决资金问题支持范围广,涉及中小微企业升级需求;土地供给助力扩张产能;用人机制增强可持续性。成果体现为整体营商环境改善,企业反馈积极,体现在供应链强化和成本管控优化上。阜南县经济信息化局还制定常态化响应机制,通过数字化平台收集企业反馈,依据安徽省优化营商统一部署,持续推进降本增效措施。 (三)综合成效显现及持续深化帮扶策略 阜南县经济和信息化局系列举措取得显著进展,企业投资信心增强,区域经济竞争力提升。整体帮扶效果表现在企业运营稳定和市场拓展加速,如关键产业如食品加工、制造业实现增长活力,带动就业机会增多和创新创业氛围浓厚。阜南县经济信息化局强化监测评估,定期发布政策动态,对比阜阳市其他区域经验,突出因地制宜特色。后续计划深化多方合作,完善专项资金监督体系,扩大招商引资覆盖面,吸引更多外部投资落位,如增设技术培训项目支持企业技能升级。展望未来,该局将持续对接国家发展战略,落实安徽省高质量发展要求,通过制度化建设巩固长效帮扶机制,推动阜南县整体产业生态升级优化。
2025-06-30
-
【2022年阜阳招商】阜阳科技局:软硬兼施优化创新生态
阜阳科技局:软硬兼施优化创新生态 一、硬指标:创新主体量质齐升 企业培育:实施 “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”,2022 年一季度新增高企 45 家,总数达 382 家,同比增长 18%;培育 “专精特新” 企业 56 家,其中某生物制药企业研发的抗癌中间体占全球市场份额 25%。 平台建设:新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8 家,总数达 67 家;阜阳高新区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,在孵企业 120 家,2022 年毕业企业 15 家,平均营收增长 50%。 二、软环境:精准服务破解企忧 政策直达:开展 “科技政策进万企” 活动,通过线上直播、线下走访解读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,惠及企业 2000 余家,累计减免税费超 3 亿元。 难题化解:建立 “企业问题台账”,2022 年解决技术攻关、融资等难题 187 个,如协助某电子企业对接中科院团队,突破芯片封装技术瓶颈,良品率从 75% 提升至 92%。 产学研对接:举办 “阜阳 — 合肥科技成果对接会”,签约项目 32 个,其中安大团队的智能传感器技术转化项目,预计年新增产值 2 亿元。 三、产业赋能:技术创新驱动转型 传统产业升级:在食品加工领域推广 “智能化改造 + 绿色制造”,某粮油企业引入智能生产线,产能提升 30%,能耗降低 20%,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。 新兴产业培育:布局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,支持某光伏企业研发的钙钛矿电池效率突破 25%,接近全球领先水平,获省科技重大专项资助 5000 万元。
2022-05-24
有想补充的信息?点我投稿

- 联系我们
- 企业入驻
